保鲜膜的正确使用防范 忌与油脂性食物接触

时间: 2025-03-27 17:14:36 |   作者: 行业新闻

  保鲜膜、保鲜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来包裹食物置于冰箱中冷冻或是置于微波炉中加热,那么在这样的低温和高温特殊环境下使用保鲜膜和保鲜袋有安全风险隐患吗?实验表明,PE保鲜膜、袋若与油脂性食物非间接接触,无论是室温长时间接触、冰箱中冷藏或冷冻储存还是在微波炉中加热,保鲜膜、袋的溶出物都会明显增加。

  5月12日,江苏省质监局发布了食品塑料包装产品监督抽查(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报告。本网获悉,保鲜膜、保鲜袋产品监督抽查结果全部合格;塑料杯1批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脱色试验(浸泡液);塑料碗14批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蒸发残渣(正己烷)。

  蒸发残渣是指食品接触材料在水、模拟醋、模拟酒、模拟油等条件浸泡后,将浸泡液蒸干所得的所有不挥发性物质的总量。残渣进入人体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残渣还会直接影响食品的色、香、味等食用质量。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试样与4%乙酸接触时,在高温微波(800W,5min)条件下,蒸发残渣值略有升高,且残渣中出现非常明显的白色物质。这些白色残渣就是PE样品中添加的一些助剂,如分散剂、抗氧化剂等在高温微波条件下于酸性介质中被溶解出来,这些物质若被人们的身体吸收有害而无益。

  江苏省质监局工作人员建议,PE保鲜膜、袋应避免与油脂性食物非间接接触,也不要将PE保鲜膜、袋包裹食物进行微波炉加热。此外,消费者需慎用塑料一次性餐盒或碗打包剩饭剩菜,特别是油性较大的食物。尤其必须要格外注意产品上的标志,没有能在微波炉里加热的标注,不可以使用微波炉加热。

  本次监督抽查还对所抽80批次的保鲜膜、保鲜袋产品的厚度及长度或数量进行摸底检查,发现全部的产品均未标识公称厚度。保鲜膜产品有的标识长度值,有的标净卷重,有的标100型、200型等与长度或厚度无关的参数,容易误导消费者,还有的什么都不标。

  据悉,保鲜膜和保鲜袋在该项目上共有25批次有一定的问题,总体问题率为31.2%。其中,13批次标称值与实测值不符,存在“短斤缺量”现象,另有12批次存在标识不规范或标识错误问题。厂家应以诚信为原则,严格按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识出长度等信息,并做到实际与标识保持一致,不应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专家建议消费的人在购买保鲜膜、保鲜袋产品时,需养成先看产品信息的好习惯,一般产品包装上都注明了材质、使用温度范围和使用需要注意的几点、保存期限等,使用时遵照包装上的使用说明和警示语,不能滥用。

  现在国内很多PE保鲜膜越做越薄,而进口保鲜膜相对厚些,有些保鲜袋包装上又标注“加厚”或“特加厚”字样,那么到底保鲜膜、袋是厚好还是薄好呢?

  保鲜膜不是越厚越好,因为保鲜膜不但要保持水分不挥发,还要让里面的二氧化碳能够出去,外面的氧气能够进来,就像口罩,如果太厚,人就不能呼吸了。保鲜膜、保鲜袋太薄,容易破损、破裂,就达不到保鲜的目的。合格的保鲜膜透气性强,内外氧气可以交流,有效阻止厌氧菌的繁殖,且能保持水分不挥发,在一段时间内,能保证食物新鲜。因此,保鲜膜太薄太厚都不好,需有合适的厚度,使透湿、透氧都达到较好的平衡。

  此外,不同的食品依据其自身的特点,适合的保鲜膜厚度也是不一样的。通常水果蔬菜用厚度0.01mm厚保鲜膜较为贴切;而对于馒头点心这样的食物,保鲜袋比较厚,透气性不是很好,更适合一些。

  而且,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用保鲜膜。保鲜膜对不一样的种类的果蔬影响不同,水分较大的水果和蔬菜更适合用保鲜膜,比如苹果、梨、西红柿、油菜、韭黄等,不但能长时间保鲜,还能增加其中的一些营养素;但裹上保鲜膜的萝卜、豆角、黄瓜存放一天一夜后,所含的维生素C流失严重。熟食、热食、含油脂的食物,特别是肉类,建议还是不要用保鲜膜包装贮藏,因为这些食物和保鲜膜接触后,很容易使其材料中所含的物质,溶解到食物中,对健康不利。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一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1 爱游戏中国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040658号-1    备案号:33010902003188 网站地图
爱游戏中国官方网站爱游戏中国官方网站